欢迎来到老师文库网! [免费注册] | [登录]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人教版历史《北宋的政治》七年级下第6课教学PPT课件

28页
  • 卖家[上传人]:清华君
  • 文档编号:184
  • 上传时间:2022-09-07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2.89 MB
  • 人教版历史《北宋的政治》七年级下第6课教学PPT课件1 人教版历史《北宋的政治》七年级下第6课教学PPT课件2 人教版历史《北宋的政治》七年级下第6课教学PPT课件3 人教版历史《北宋的政治》七年级下第6课教学PPT课件4 人教版历史《北宋的政治》七年级下第6课教学PPT课件5 人教版历史《北宋的政治》七年级下第6课教学PPT课件6 人教版历史《北宋的政治》七年级下第6课教学PPT课件7 人教版历史《北宋的政治》七年级下第6课教学PPT课件8 人教版历史《北宋的政治》七年级下第6课教学PPT课件9 人教版历史《北宋的政治》七年级下第6课教学PPT课件10 人教版历史《北宋的政治》七年级下第6课教学PPT课件11 人教版历史《北宋的政治》七年级下第6课教学PPT课件12 人教版历史《北宋的政治》七年级下第6课教学PPT课件13 人教版历史《北宋的政治》七年级下第6课教学PPT课件14 人教版历史《北宋的政治》七年级下第6课教学PPT课件15

    文档共有28页,只提供前1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档价格:15 金币

    文档价格

    ¥15.00

    VIP

    免费下载

    了解会员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联系我们
    • 《杯酒释兵权》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育教学|教学课件|教学教案|教学工具主讲人:文库帮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教学课件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与此同时,周边民族先后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朝并立。北宋灭亡后,南宋占据江南,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两宋时期,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文学艺术硕果累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各民族间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东西方交流得到加强,对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第二单元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辽宋夏金元时期: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1课元朝的统治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目录前言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二重文轻武的政策《杯酒释兵权》前言前言“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都与赵匡胤有关。他建立北宋后,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宋初的皇帝为什么要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第6课北宋的政治《杯酒释兵权》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宋太宗像陈桥驿,在今河南封丘。①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黄袍加身统天下,五代纷争从此休。”用“黄袍加身”这种不流血的方式,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皇帝是()。D知识点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赵匡胤是后周禁军的统帅,负责防守京师。960年初,朝廷派他北上抵抗辽军。军队行至开封以北的陈桥驿时,谋士和诸将拿出预备好的黄龙袍披到赵匡胤身上,叩头便拜,口称“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当了皇帝。相关史事禁军,古代保卫京城及宫廷的军队。北宋时期,禁军特指正规军。②A.赵匡胤B.赵光义C.赵普D.石守信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想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A知识点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的趋势。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宋太祖在进行统一的同时,加强中央集权。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1)军事A.南北夹击B.先北后南C.先南后北D.东西贯穿鉴于五代十国战乱频繁,天下四分五裂的局面,宋太祖采取的统一方针是()。C知识点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宋代为了改变武将专横跋扈,采取了不少应对策略。下列属于这方面改革措施的是()。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②经常调换军队将领③重用武将平定全国④领兵权与发兵权分离D知识点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的来历。相关史事杯酒释兵权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北宋形势图(1111年)东京……今河南开封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兴庆……今宁夏银川澶州……今河南濮阳流求……今台湾此处“地图”,涉及敏感元素,请用户自行找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宋朝的宰相往往不止一人,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2)中央3)地方A.分化事权,削弱相权B.废除丞相,实施专制C.加强集权。削弱地方D.设立通判,加强监督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那时,中书省与枢密院称“二府”,对掌文武;而三司称“计省”,独掌财政。这说明宋代时期防止宰相专权的手段是()。A知识点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末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4)财政5)影响中央安抚使司(帅司)路转运使司(漕司)提点刑狱司(宪司)提举常平司(仓司)知州(或知府等)通判知县(或县令)州县A.禁军B.节度使C.通判D.转运使公元964年,赵匡胤下令,将各地每年所收的民租和专卖收入,除地方支用外,一律运往京师,地方不得占留。为了把地方税收权力转移到中央,宋代统治者在地方设立的管理机构是()。D知识点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材料研读《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答:通判的职权涉及地方的一节行政与司法事务,知州发布的各项官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可见,通判的作用是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实行监督。③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杯酒释兵权》二重文轻武的政策二重文轻武的政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重文轻武的政策2.措施1.目的A.重文轻武B.武夫治国C.藩镇割据D.重农抑商宋代实行的基本治国思想是()。A知识点二重文轻武的政策材料研读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答: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削夺武将兵权、抑制武将地位的措施,武将们不仅平日不受重视,连带兵打仗都处处受到掣肘,感觉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发出这样的感叹。社会上,人们看到武将不仅地位降低,而且打仗也是败多胜少,因此不再以从军文荣。二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重文轻武,主要是为了压抑武将,防止武将跋扈,但不是轻视武备乃至军队。事实上,宋朝对军队是极为重视的,每年的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七八成,军队最多时达到120多万。相关史事二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宋朝科举考试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史记记载,宋太祖谓“宰相须用读书人”;北宋宰相文彦博说,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南宋高宗则谓,宋朝“设科取士,本欲得贤以共治天下”。为此宋代实行文治。下列属于加强文治内容的是()。①改革和发展科举制②增加科举名额③让文官担任要职④设立进士科A知识点二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3.影响课后课后活动1.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权”指的是节度使的行政权力。宋太祖委派文官担任地方的州县长官,从而剥夺了节度使的行政权力。“钱”指的是地方财权,即原来节度使在地方收取税赋的权力。宋太祖下令予以取消,除各州留一部分作为地方必要支出外,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设转运使,把地方赋收收归中央。课后“兵”指的是节度使的兵权。宋太祖通过各种途径解除节度使的兵权,并且对军队进行改编,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得兵不识将、将不专兵;中央设枢密院掌握军队的调动、训练和供给之权。课后2.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文臣掌握国家的军事大权。□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课后重文轻武的弊端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对政权的稳固有积极的作用,但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帅,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文官得到重用,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余,人浮于事,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知识拓展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元戎不知将校之能否,将校不识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此类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D知识点《杯酒释兵权》教育教学|教学课件|教学教案|教学工具主讲人:文库帮感谢观看!THANKYOUFORWATCHING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教学课件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用户协议 - 常见问题
    ©2018-2022 nielaoshi.com 老师文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5003377号-3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481号